菏泽郓城县水利工程改进纪实
菏泽郓城县张鲁集乡轩楼村东的田野里,一台钻机正隆隆作业。虽是深秋,挖沟铺设自来水管道的工人们却个个汗流浃背。他们3人一班,3班轮流,24小时不歇机,15天便能打好一口200米左右的深水井。
作为全省高氟县,郓城县近两年大力实施降氟改水工程,让许多祖祖辈辈饮用苦咸水的村庄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
“苦水村”的变迁
武安镇后胡村是有名的“苦水村”,世代饮用又苦又咸的高氟水。全村1500多口人,大多患有氟斑牙和氟骨症。
2007年秋季,后胡村成立了新领导班子,承诺让群众喝上好水。上任第2天,他就找到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主任王传斌,要求改水。
王传斌被深深地感动了。当天,他拉着两个刚上任的村官,东奔西跑,筹备改水事宜。
经过多方努力,他们终于筹集资金30多万元。
勘察打井位置,专家请了一个又一个;铺设送水管道,方案设计了一遍又一遍。有人说防治办细致得过火,王传斌说:“老百姓改水不容易,我们一定要打一眼让群众满意的井!”
40天后,一眼292米的深井完工,解决了后胡村和周边8个村庄的吃水难问题。通水当天,6000多名群众高兴地放起鞭炮。
在改过水的陈坡乡田集村,家家户户的厨房内统一安装着水龙头、水表,统一砌了白瓷水盆,美观整齐。村民田学春抱着两岁的女儿说:“过去,俺这里的水倒进杯里沉淀一层黄碱,喝在嘴里又苦又咸又涩。现在,县里帮俺安装了自来水,又清又甜,全村老少爷们甭提多高兴了!”
350个村庄受益
由于自然地理条件,郓城县地方性氟中毒分布在21个乡镇的579个行政村,受害人口达60.58万人,分别占全县行政村总数和人口总数的56.4%和55.1%。
为让群众早日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,近年来,郓城县从县财政千方百计落实配套改水资金、协调水利人畜安全用水与改水降氟专款集中使用、各乡镇从公益金、公积金中筹款尽力扶持、村集体积累、动员募捐、让受益者自愿筹集六个方面筹资办法,大力实施改水工程。
据了解,截止到目前,郓城县用于改水降氟资金已达2000万元,受益村庄350余个。
县地方病防治办有关人员介绍,目前郓城共有2台钻机同时作业。今年已打了7眼中深井,完成了40个行政村的改水工程。
实干的“挖井人”
俗话说,吃水不忘挖井人。
在那些实施改水工程的村庄,群众永远记着那些给他们送来甘泉的人。
近几年来,防治办一班人对全县696个村进行了高氟水的监测,对30988人进行了氟骨病、氟斑牙的病情调查。对80个村1600眼井进行高砷水的监测,对6064人进行了高砷病情调查。对9个乡镇36个村288户进行碘盐盐样的调查,对500名育龄妇女和1000多名8-12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肿大触诊、尿碘和B超检查。通过这些工作,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档案。
如今,郓城县地方病防治办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节假日这个概念。他们的两点一线就是工地、单位。工作人员张铁军透露,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主任王传斌最喜欢在晚上检查施工。
晚上检查施工,是暗访吗?
“是为了不扰民!”王传斌解释,“无论在哪个村施工,老百姓都非常热情,又是买烟又是准备饭。老百姓本来改水就不容易,咱哪能给他们添麻烦呢?”
有一年,为让群众在春节前吃上自来水,王传斌赤臂上阵和施工人员一直干到年三十下午。清澈的自来水汩汩地淌出来,一位姓崔的老大娘拉着王传斌的手说啥也不让走,非得要让他吃个甜水煮出来的饺子。
这个饺子,吃得王传斌满眼含热泪。
- ·11/17让菏泽乡村变得更加美好
- ·11/17菏泽大谢集镇打造大蒜信息服务平台
- ·11/14菏泽农业产业基地撑起致富一片天
- ·11/14菏泽花农进京 状告林大教授剽窃牡丹新品种
- ·11/14菏泽巨野树农两千余棵杨树无故被毁!气愤!
- ·11/12菏泽单县聚集式产业加快经济“变轨”
- ·11/12菏泽市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良好
- ·11/11菏泽单县农民争聘法律顾问
- ·11/11陈集为山药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
- ·11/10菏泽单县“三化”烹饪农业产业化“套餐”